10+個更有效學習的方法

(This legacy article is Chinese-only. Translate it to English.)

這篇文章出自 TechRepublic "10 Things" 系列,作者為 Calvin Sun(為了一位朋友翻譯)。
Studying
Image courtesy of scui3asteveo, on Flickr)

作為一個成功的 IT 專業人士,即使你的時間有限和不精於學,你也要有不斷追尋知識和新技術的基礎。Calvin Sun 給我們指路,帶來 12 個助於精通所學、吸收知識的方法。
He who ceases to learn is already a half-dead man.
– Louis L' Amour

(沒有繼續學習的他已是個半死之人)

持續進修對你的事業至關重要。科技和組織常變,那些改變令你需要作出相應調整。當你停止學習,新技術和對手都會躍過你。

這裡有些適用於各種科目,助你學習的技巧。

1: 次數勝長度

考試的前一天,你可以一直溫習五小時而不倦,可是,若你能在前五天每天溫習一小時,甚至半小時,出來的效果可能更好。定期的重覆使你的大腦學習,即是說儘管合共的學習時間較長,一次性的「填鴨式」學習不會比定時的學習好。所以,將焦點放在增加學習次數而非長度,你會好得多。

2: 主動學習,不要被動

溫習課文時,不應只關注那裡有甚麼,問問自己那個情況為甚麼會是那樣,問自己甚麼改變又會帶來另一種結果。例如,如果你在攻讀項目管理協會(PMI)認證,你讀到有關半途結束的專案,問問如果是你,會有甚麼不同的可以做。

最終極的主動學習模式是聯絡文章的作者有關於文章的問題、意見和建議。你未必會得到答案,但你的付出會增強學習。

3: 找個人連繫

如你能將學習內容關連到一些生活中的事,你的記憶會更鞏固。例如你的工作中涉及與供應商談判,你便研讀合約。你遇到一個法律術語叫「允諾後不得否認的原則(promissory estoppel)」(指的是一個概念:有時單單一個承諾已受合同約束)。你可以對自己這樣說:「那就像上次我的妹夫答應送我一程到波士頓,所以我便沒有購買較便宜的機票,但他在最後一刻食言,於是我不得不購買更貴的機票了。真是他媽的!」

4: 利用所知

如果你正嘗試學習一種新概念,想想怎能將那概念關連到一些你已知的東西。這樣說吧,你是一位金融分析師,正在試圖弄清楚網絡保安,當學到防火牆時,你便可以將它比喻為銀行的出納員。又或者在學習有關邏輯視點和數據時,可以比喻為 iPod 上的實體歌曲檔案 vs. 播放表內的虛擬歌曲。

5: 運用知識

要留住知識,你便要運用所學。如你現在的作業與所學無關,去跟老闆談一談有否調整的可能性。否則,把握主動權,自願參與一些義務專案。你將可以鞏固你的知識和增廣你的視野。

6: 授你所學

精通一門學問的最佳辦法是教,因為你不止需要知道學了甚麼,你更須要有解釋的能力。當你在備課時,你會明瞭有哪些地方你需要刷新。而且當你在教授或演講時,你可能會被問及一些會令你深思學習內容的問題。

7: 讓別人批評

如成語「熟能生巧」所說,要多練習才完美。事實是,除非有人察覺到並更正你,再多的練習可能只會帶來無盡(練習)而非完美。間中請教一下了解你的學習範疇的人。那個人或會是指路明燈,或能更正你錯誤的見解。

8: 定下可實現目標

如果你為自己設下目標,寫下它們吧,你會有更大機會精通所學。那些目標要實際,這才不易令你感到挫敗,但你亦要全神貫注以達成它們。在你達成後,把它們從清單劃去。

9: 不要只讀,要寫筆記

透過製作筆記,你便能在學習過程中帶動自己的參與性。將東西寫下可加強你對學習內容的了解。製作的時候,你可以圈出你的疑問,甚至與作者間的分歧。這樣會比單單閱讀獲益更多。

10: 撰寫與學相關的文章

撰寫所學近同教授所學,除了你一般都不用與學生作即時交流之外。儘管如此,寫作的過程迫使你驗明你的知識。如果寫得好,可以使你提升專業視野和曝光,更可能為你賺取額外收入。除此之外,沒有東西比得上在刊物上見到自己的名字。

11: 利用 iPod

你的 iPod 不止能播放音樂,它也可以播放講座內容。你可以找到甚麼與你課程有關的網播(podcast)?iPod 同步了後,你便可以在乘車或候車時聽。將 CD 轉為 iPod 格式又如何?那樣做可以令你無需在車內放備一堆光碟,還可以減低遺失和弄壞的風險。

12: 逐步來

吃大象的方法,如謎語謎底,是每次一小口。你是否正從一段很長的音頻檔案學習?能否利用一些音頻編輯器,如 Audacity,將那個檔案分割成多個細小檔案(我們能咀嚼的大小)?*這樣做,你便可以較易重溫要點,因為你只需重繞一個細檔,而非大檔。

*這些建議假定你遵守和履行任何可能存在的版權限制。

歡迎用以下方式儲存或分享本文:


Comments